结合三个变量审慎判断国际能源大变局
4月15日下午,能源20人论坛(第三期)——新形势下全球能源战略态势 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成功举办。论坛采用线上研讨方式,由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能源互联网研究所联合主办,《中国电力》杂志社、能源电力规划实验室公众号作为支持媒体进行了全程策划宣传。国网能源研究院总经理王广辉提交了《新形势下全球能源战略态势:知彼先要知己》的书面发言。论坛聚焦“新形势下全球能源战略态势”,来自全球能源互联网合作组织、中国石油公司、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中国能源报等百余位专家学者参会,共同探讨新形势下的全球能源战略态势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战略的影响。我们将陆续分享与会专家的精彩文章,欢迎关注转发。
文章导读:综合来看,需要审慎判断国际能源“大变局”。新冠疫情对国际能源当然有影响,但是这只是短时的影响,绝不可能发展为长期的、值得大谈特谈的变量。全球经济的持续低靡,能源需求不振,是影响国际能源的基础性因素,但它不是全新的,是发展了多年的变量。在新冠疫情的新变量下,低靡的经济以及对经济后果的过分担忧,各国接连推出的大规模刺激政策,有极大的可能会扭曲经济市场供需关系,造成短时间内的供需矛盾,从而引发滞胀问题,一如20世纪70年代曾经出现的那样。
结合三个变量审慎判断国际能源大变局
执笔人:苗中泉
(国网能源研究院 能源互联网研究所)
对国际能源变局,目前看主要有几个关键的自变量。一是新冠疫情,二是各国经济持续性衰退,三是能源供需侧发生结构性变化。要深入分析各个变量对重塑能源变局的作用,才能比较好地认识能源格局趋势。
一、新冠疫情的影响
新冠疫情对能源消费和供给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这在一季度的国际油气市场已经可以看得分明。但是这种影响会持续多久?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我倾向于短期的:不可夸大疫情的负面影响。因而,对研判国际能源发展趋势而言,新冠疫情并不会成为决定性的因素。除非在新冠疫情期间爆发了其他更出意料的事情,诸如地区战争。
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各国看到全球化时代全球布局产业链的做法存在一定弊端,因此有些国家提出了鼓励制造业回流的措施。美日甚至设立专项基金鼓励跨国企业回迁。这看起来确实会对世界经济布局,进而是能源消费格局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恐怕要对这种回流前景打一个问号。如果制造业回流是符合经济规律、产业规律的,那么回流就是必然的,不用鼓励基金也会自然回流;但如果回流是扭曲的,在价值要素上是不具有比较优势的,那么即便有较好的政策支持,回流恐怕最多也只是昙花一现。各国企业和企业家各有特色,可以肯定的一点,至少欧美国家的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并不直接无条件服从国家政策要求,他们主要服从于企业资本增殖的需要,为此甚至不惜花大力气去游说政府改变政策。因此,对跨国企业回流这种前景,要保持审慎判断。另外,从设立企业回流支持基金的美日国家财政而言,其支持力度是否足够优厚到吸引跨国公司回流,也要打一个问号。美国的债务危机,日本的财政赤字,以及其国内市场要素的比较优势情况,恐怕都不大可能支持其跨国企业的大规模回流。因此,企业回流值得重视,但并不会成为决定性因素。
二、各国经济的持续性衰退
各国经济的持续性衰退不是现在的新情况。实际上,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际整体经济形势就持续低靡不振。传统发达经济体内部经济社会危机重重,新兴经济体主要依托较强大的国家政府能力,在一系列刺激政策作用下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承压明显。中国近年来在经济社会方面的发展努力有目共睹,但成效尚未明晰。今年爆发并持续至今的新冠疫情,叠加了此前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或可能引爆企业关停潮、职工失业潮、金融危机潮等。而各国先后推出的大规模刺激政策,则有极大可能引发通货膨胀。一方面是供给侧运行秩序紊乱,有效供给不足,另一方面是大规模财政刺激,流通货币短期内大量增加,这就大大增加了滞胀的可能。但是,这也并不是全新的、没有任何端倪的现象。这是前几年经济持续不振、增长乏力的后果,只是在新冠疫情的压力下缩短了消化问题的时间窗口。就此而言,经济不振塑造的国际能源市场格局,早在前几年就已经浮现,现在以及未来只是更加明显。如果此前没有注意到这些可能性,只能说我们落后于实践了。那就需要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
三、国际能源供需变化
当前国际主导能源依然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新能源占比仍然极低,即便将水电、核能计算入新能源,占比也依旧不高。主导能源供需中,真正的变化是美国成为全球重要的能源生产国和出口国,2019年在伊朗、委内瑞拉等国大幅减产的背景下,美国成为国际石油产能的主要贡献者,以此保持了整体产能的稳定。一个原本高度依赖进口油气的能源消费国家,转而变身为基本实现能源独立、并且有望大规模出口高质量油气产品的国家,这意味着以供需关系为基本逻辑的国际能源市场已经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如果说在高度依赖国际能源的时代,美国有足够的动力维护国际能源市场稳定、维护重要产油区基本稳定的话,那么在能源独立时代,美国的上述动力将明显大幅削弱。结合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战略,则可以判断,其对履行稳定国际能源局势的责任和义务的意愿势必会更加孱弱。这大概率意味着在国际能源领域,一个霸权稳定的时代恐怕已经或者至少行将结束,不稳定时代已经或者正在到来。中央关于能源安全的底线思维,应该从这个视角来理解,而不是动辄回到“能源断供”这种零底线去。那么在无霸权、不稳定的国际能源形势中,中国应该如何更好地维护和扩大本国能源利益,包括设立以国际合作为基础的国际能源治理机制、营建新的能够包容传统霸权强国和新兴经济体利益的国际能源秩序等,是真正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综合来看,需要审慎判断国际能源“大变局”。新冠疫情对国际能源当然有影响,但是这只是短时的影响,绝不可能发展为长期的、值得大谈特谈的变量。全球经济的持续低靡,能源需求不振,是影响国际能源的基础性因素,但它不是全新的,是发展了多年的变量。在新冠疫情的新变量下,低靡的经济以及对经济后果的过分担忧,各国接连推出的大规模刺激政策,有极大的可能会扭曲经济市场供需关系,造成短时间内的供需矛盾,从而引发滞胀问题,一如20世纪70年代曾经出现的那样。美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中角色的变化,特朗普政府的极度保守政策,使得国际能源供需格局和整体治理格局已经或者至少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国正在成为能源领域的旧日美国,但是尚缺乏美国那样的维护国际能源市场稳定的实力,通过国际合作、真诚的包容共赢构建传统霸权国家和新兴国家利益都能够得到有效、合理照顾的国际能源新秩序的经验也同样缺乏,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国际能源人才更是稀缺。这恐怕才是中国能源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作者介绍:苗中泉,法学博士,经济师,目前主要从事能源地缘政治经济、国际能源治理、能源电力改革、电量数据经济政策价值挖掘等领域研究。近年来负责和参与“十二五”国家重大专项《我国油气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修昔底德陷阱研究》、国家能源局委托课题《重大突发地缘政治事件对我国能源安全影响研究》《东北亚能源合作》以及多项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战略课题。组织和参与撰写的研究专报多篇获得国家领导批示。公开发表核心期刊学术论文多篇。
团队简介: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互联网研究所主要负责国际能源政策及战略研究、能源互联网发展政策与战略规划研究、综合能源系统规划运行、城市智慧能源系统研究、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及市场分析;负责组织《中国能源电力发展展望》的策划、研究、编制与发布等工作;负责全球能源研究统一平台及能源观察网运营管理等事项。众多研究项目获得能源局软科学奖、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管理科学奖、中国能源研究会学术创新奖等省部级奖项以及公司科技进步奖、软科学奖等。多篇研究专报、内参获得国家领导批示,多次获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先进班组、先进集体等集体荣誉,多人次获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展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智库论坛相关文章
◀ 新能源发展的思考
◀ 能源20人论坛——新形势下全球能源战略态势 专家观点集萃
◀ 国网能源院成功举办能源20人论坛(第三期)——新形势下全球能源战略态势
编辑:杨彪
审核:蒋东方
根据国家版权局最新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中国电力》编辑部的作品,转载时要包含本微信号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在文首注明《中国电力》原创。个人请按本微信原文转发、分享。欢迎大家转载分享。